新生儿宝宝体温维持在36—37.5℃的时候最正常。这个温度,耗氧量最低,又能保证宝宝正常代谢。
1、适中温度
适中温度:新生儿裸露状态下,最适宜的环境温度,医学上称为适中温度。新生儿处于适中温度环境下,机体的耗氧量和基础代谢率最低,蒸发散热量也少,而又能保持正常体温。胎龄越小适中温度越高,早产儿比足月儿适中温度高,同一新生儿随着日龄的增长其适中温度逐渐降低。
适中温度计算方法
出生1周以内:36.6 – 34 ×(出生时胎龄周数-30)- 0.28 × 日龄
出生1周以上:36 – 1.4 x 体重公斤 – 0.03 × 日龄
举例1:宝宝出生3天,出生时胎龄 36周
宝宝适中温度 = 36.6 – 0.34 × (36 – 30) – 0.28 × 3 = 33.72℃
举例2:宝宝出生9天,体重3.8公斤
宝宝适中温度 = 36 – 1.4 x 3.8 – 0.03 × 9 = 30.48℃
计算出的适中温度,是指新生儿裸露状态下所处的环境温度。新生儿所处的环境温度低于或高于适中温度时,新生儿可通过自身机体调节,相应增加产热量或散热量,以维持正常体温。当环境温度显著低于或高于适中温度,超过了新生儿机体调节的能力时,就会造成新生儿体温过低或过高。体温过低会出现新生儿硬肿症,体温过高则会出现新生儿脱水热。
所以,父母需要用柔软及保暖力好的衣,被对新生作进行保暖。
新生宝宝室内多少温度合适:
出生24小时:裸体放置在暖箱中,所需要的最适合环境温度为31~34℃。而体重较小的未成熟儿所要求的温度就比足月儿高,为33~34℃。
出生2天:第二天以后逐渐降至22℃-26℃。早产儿的室温要求比正常儿的要高一些。
出生3-5天:一般新生儿出生后2-5天才从医院回到家中,因此这时新生儿房间的温度保持在20℃-22℃为适宜。
2、新生儿宝宝需要保温
- 新生儿体温调节中枢功能尚未发育完善。
- 按公斤体重计算体表面积,新生儿体表面积是成人的两倍甚至还要更多;体表面积大,散热面积就大。
- 新生儿皮下脂肪较薄,明显少于成人;脂肪组织有隔热作用,脂肪薄,身体容易丢失热量。
- 新生儿体态姿势有其特殊性,身体裸露频率高,导致散热量增加。
- 新生儿寒冷时无颤抖反应,消耗的热量由棕色脂肪产生。但新生儿体内棕色脂肪分布有限,过度或持续寒冷棕色脂肪也不能产生足够的热量,极易引起皮下棕色脂肪硬肿。这就是新生儿寒冷损伤,医学上称为新生儿硬肿症。
3、保温过度也有危害
新生儿主要通过增加皮肤水分蒸发而散热。当环境温度过高并持续过高时,机体水分就会通过皮肤过度蒸发,引发体内有效血循环不足,造成新生儿发生高热。这就是医学上所说的新生儿脱水热。
4、如何给新生儿宝宝测量体温
1、腋下测温方法:解松婴儿衣服露出腋窝,把体温表水银端放在腋窝中央,将同侧手臂靠躯干挟紧体温表,将其固定,持续测温5分钟,所测得温度一般比口表所测略低。
2、颈部测温方法:即将体温表水银端横放于颈部皮肤皱褶处,调整头部位子,挟住固定体温表,至少测温5分钟,能测10分钟更好。颈部测温不易固定,受气温高低影响也较大,准确性比腋下测温更差。所测温度较低,较口表低0.5C-0.7C,寒冷季节更低。
3、肛门内测温方法:先用酒精棉球消毒肛表水银端,再抹上少许食用油(煮沸后冷却),加以润滑,缓缓插入婴儿肛门约3厘米,持续测温3分钟,所测体温正常值37.5C左右,冬季体温不足的新生儿肛表体温可在36C左右。肛门测温较皮肤测温为合适,但方法较麻烦,常引起小儿哭吵,不过必要时还得用肛门内测温。
4、近年来有采用红外线探头测耳温,只需1秒钟即可测得比较准确的体温。
露妈说:
69:抱新生宝宝的正确姿势
13:掌握新生儿喂奶量和喂奶时间,宝宝再也不饿肚子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