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疸几乎是每位新生宝宝会出现的一个症状,所以露妈在公众号后台接到了一些爸爸妈妈们的询问关于黄疸的事情。这次二宝出生,再一次面对了这个状况。
宝宝出生后,过多的红细胞碎裂,释放出大量的胆红素,而这时的新生儿,肝脏处理胆红素的能力比较低,过多的胆红素使宝宝出现黄疸,这属于新生儿暂时性黄疸,医学上称之为生理性黄疸,此类黄疸对新生儿有没有危害,但对早产儿来说,应该注意有引起病理性黄疸的可能。
重点来了!!!!!
新生儿生理性黄疸特点:
1、一般于生后2到3天出现黄疸;
2、首先出现在面部,慢慢遍及全身;
3、黄疸程度比较轻,如果月子房中心光线比较暗的话,不容易发现;
4、于生后一周以后逐渐消退,最长不超过两周;
5、早产儿持续时间比较长,可延迟到生后四周;
6、除黄疸外,宝宝没有任何不适症状。
暂时性黄疸不需要治疗,有的医生建议照太阳(但季节性太明显,如果是南方,整个冬天很少有太阳。夏季太阳光又太强,新生宝宝不适宜久照)。早产儿如果黄疸程度比较重,医院一般会通过光照疗法或其他退黄治疗,保证宝宝健康。
母乳喂养的婴儿在生后4~7天出现黄疸,2~4周达高峰(血清胆红素可超过256.6~342.0μmol/L),一般状况良好,无溶血或贫血表现。黄疸一般持续3~4周,第2个月逐渐消退,少数可延至10周才退尽。
了解了黄疸的这些基本原理之后,那我们到底该如何帮助宝宝祛黄疸呢?下面露妈分享一下给我家二宝祛黄疸的做法。
二宝出生1周去医院复查,医生给宝宝测黄疸,测黄疸仪器测出值是将近17,化验血,总胆红素值为275μmol/L。医生说胆红素的值比较高,最好住院照蓝光。经历过了大宝(露颐)出生就住院的无奈,这次怎么也不想让二宝也住院。和医生说了不想住院的想法后,医生说那开药(茵桅黄口服液)回家吃吧。之前我就对黄疸有了深入的了解,深知茵桅黄口服液对宝宝的肠胃发育有直接的影响,甚至还会有其他的影响,也不愿意给宝宝吃药。虽然同意了医生开药,买回来并没有给二宝吃。
即不住院,也不吃药,宝宝的黄疸怎么退呢?
露妈这次尝试了一个新的方法,经济、安全、有效——自买家用祛黄疸蓝光灯。于是露妈和露爸两个人开始搜寻家用蓝光灯。买回来后,做好准备工作后,立即给二宝开始照。因为南方冬天的屋里很冷,虽然开了空调但温度还是达不到让宝宝光着身子照的条件,只能局部照(照脸、照下半身)。每天总共照了有4-6个小时,照了3天,去医院测黄疸,值降到了9点多。医生说降下来了,不用再去测了。42天去体检时,测黄疸,完全降下来了,值在3左右,总胆红素也降到了正常的范围。
正在家中照蓝光
照完蓝光3天后(出生10天)
黄疸完全退了后(50天时)
后来露妈又把这个方法介绍给了朋友以及身边刚生完宝宝的妈妈,用同样的方法都帮助宝宝在不用吃药不用住院的情况下黄疸消退了。(关于选购蓝光灯,因为露妈亲身经历,所以妈妈有经验可以分享给妈妈们,需要了解的,可以直接微信私聊露妈:微信号:2608096488)
那除了我们自己可以在家解决的黄疸问题之外,遇到以下情况要及时看医生。
父母如何判断宝宝黄疸是暂时性的还是疾病性的?以下是16点需要带宝宝上医院的指正,供参考:
1、出生后,24小时之内出现的黄疸(这时宝宝都住在医院里,医生会及时处理)。
2、黄疸迅速或逐渐加重。
3、一周后,宝宝黄疸不呈逐渐减轻趋势。
4、足月儿生后2周,黄疸仍没有消退,早产儿生后4周仍没消退。
5、除黄疸外,宝宝精神欠佳,反应低下,不爱吃奶。
6、手足心黄疸比较明显,眼睛巩膜呈黄梨色。
7、妈妈是O型血,新生儿血型为A型或B型,且黄疸明显。
8、黄疸减轻后再次加重了。
9、早产儿,黄疸程度比较重。
10、除黄疸外,孩子嘴唇、面色成紫红色。
11、黄疸伴有脐部发炎。
12、孕期优生项目,检查时,曾怀疑或诊断有胎儿宫内感染。
13、父母一方患有肝炎,或母亲为乙肝大三阳。
14、皮肤色泽发暗,不是透亮的肉黄色,更类似古铜色。
15、早产儿,黄疸程度比较重。
16、除黄疸外,宝宝还伴有腹胀,大便发白或陶土色。
以上十六条是需要去医院看医生的提示,如果爸爸妈妈不能判定,最好请医生到家里看一下,或爸爸到医院找医生咨询一下,或请护士到家里抽血,拿到医院进行必要的化验,如果父母不能判断宝宝黄疸是否严重,但凭直觉感到应该带宝宝去看医生,那就不要耽搁了,抓紧时间去看医生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