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在头几个月里就具备在短短的一瞬间记住事物的能力,也会在整个过程结束后很快消失掉,如果平时能为宝宝提供记忆锻炼的机会,将会刺激大脑发育,比如早教游戏“躲猫猫”,是3月-3岁宝宝“百玩不腻”的游戏。每天露爸都会和露颐玩几次,露颐玩得特别开心!
刚开始,让宝宝开心的是能够看到父母的脸庞,反复和他玩躲猫猫之后,当宝宝“看到了已经在记忆中的爸爸妈妈的脸庞”是相当的开心。
在陪露颐玩的过程中,宝宝的表情变得更加丰富,还会欢乐的发出笑声啦~
该怎么玩呢?
一定要确定宝宝在看着你的脸
宝宝出生2~3个月之后,就会偶尔对人笑。如果妈妈们发现宝贝儿也开始常常在笑,就可以开始跟他玩藏猫猫啦~
首先,让宝宝看着你,然后,一边对宝宝说“找找妈妈在哪儿,找找妈妈在哪儿”,一边捂住自己的脸。然后从指缝儿中看看宝宝在干什么。如果发现宝宝在认真地看着你,就要轻轻地对宝宝喊声“妈妈在这呢!”。
然后,放开双手让宝宝再次看到你的笑脸。如果宝宝开心地笑了,就跟宝宝说说话,再轻轻拍拍宝宝的小身子,和宝宝进行情感交流。
刚开始的一段时间宝宝或许不会做出任何反应,不过,尽管宝宝有的时候连看都没有看,但是他已经完全感受到了妈妈的意思。作为和宝宝培养感情的一步,一定要有耐心不能着急。
如果妈妈用手捂起脸,怎么跟宝宝说话,宝宝也不感兴趣的话,就表明宝宝现在还不是能玩这个游戏的时候。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想让宝宝把注意力放在妈妈身上,就要多跟宝宝说说话,多和宝宝做一些情感的交流吧。
根据宝宝年龄设计的躲猫猫游戏
1、4个月左右的宝宝
游戏一:
把干净的手帕轻轻蒙在宝宝脸上,然后说:“宝宝,妈妈在哪儿”。宝宝第一次被蒙住脸可能会不知所措,这时妈妈就握住宝宝的手帮他把手帕拿开,并说:“喵~,喵~”。多次练习以后,宝宝就逐渐学会自己拿下手帕了,并且会乐此不彼。
游戏二:
妈妈用床单把自己蒙起来,然后对宝宝说:“妈妈去哪儿了?”等着小家伙爬或走到你周围时。再把一只手从床单下伸出来,并鼓励宝宝来找妈妈,宝宝或许很快就能把床单给拽下来哦~
露妈小贴示:
躲猫猫游戏使宝宝发现,爸爸妈妈的脸虽然看不见了,但爸爸妈妈并没有消失,并使宝宝学会去寻找,拉开手帕探索,引导他主动发掘身边的事物。
2、10个月左右的宝宝
游戏一:
将宝宝喜欢的玩具藏起来,但要留下让孩子寻找的线索。比如,露出玩具的一小角,平整的床单鼓起来了等等。引导宝宝自己爬过去寻找。当整个玩具如宝宝所料出现在眼前,会给宝宝带来很大的快感。
游戏二:
可以先让宝宝熟悉闹钟或手机的音乐声,然后将它们藏起来,但仍然发出声音。让宝宝学会循声去寻找。
露妈小贴示:
让宝宝学会根据线索寻找物体的游戏可以发展宝宝因果推理的能力,并且能够学会理解事物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3、2岁左右的宝宝
游戏:
爸爸妈妈可以用指偶和宝宝玩游戏。用几块浅色的小布缝手指大小的十个指套,在十个指套上分别画五种小动物,例如:两个大拇指画小狗,两个食指画小牛,两个中指画小猫,两个无名指画鸟,两个小拇指画小鸭子(也可以是其他动物,还可以变换指偶,用家庭成员、水果等指偶图象来进行表演),然后把它们套在妈妈十个手指头上,开始表演:
两只小狗,藏到哪里去了?(把两个大拇指藏在手心里)
汪~汪~汪~,我在这里。(分别伸出两个大拇指)
你好吗?见到你很高兴!(一个大拇指做鞠躬的样子)
你好!见到你我也很高兴!(另一个大拇指做鞠躬的样子)
再见!再见!(两个大拇指再次藏在手心里)
其他手指的游戏与此类似。熟悉后试着让宝宝练习表演
露妈小贴示:这个游戏可以让宝宝熟悉各种常见的人物和物品,并锻炼宝宝手指的灵活性,发展语言能力。
4、3岁左右的宝宝
游戏:爸爸妈妈可以轮流和宝宝藏玩具,请对方寻找,比比看谁厉害。找到玩具后必须说:“我是在……找到的”。如果对方找不到,藏玩具的一方就要给予提示:“我把它藏在……了”。这里,爸爸妈妈可以引导孩子理解和使用过一些方位名词,如理解“下面”、“上边”、“背后”、“前面”、“后面”等词汇字面及字面背后的真正含义。
露妈小贴示:这个年龄段的儿童对于“左”、“右”的概念还不清楚,爸爸妈妈不必急着做要求。
露妈说
露颐6月时玩躲猫猫:
露颐7个多月时玩躲猫猫:
露颐8月时在姥姥家玩躲猫猫:
觉得文章还不错,鼓励露妈一下,分享到朋友圈吧!
